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0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不仅是“抗衰老领域的阿司匹林”,亚精胺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被揭示!

2022-11-25

近日,来自日本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和日本横滨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permidine activates 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and improves antitumor immunity in mice”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探索了衰老如何影响CD8+ T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特征,并且SPD不足是否可能是导致老龄小鼠对P...

【Science子刊】癌症免疫治疗特刊社论:稳步向前的免疫检查点疗法

2022-11-10

由于对免疫系统和T细胞生物学的有限认知,人们在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早期尝试中遭受了挫折。第一代癌症免疫疗法主要聚焦于寻找“开启”免疫反应的方法。“开启”开关涉及T细胞受体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相结合、抗原及CD28与其配体B7(配体B7在树突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表达)相结合。用于“开启” T细胞的方法是将T细胞受体与抗原刺激(例如合成肽疫苗)相接合,或是接合CD28与活化的树突细...

【ADV SCI】感染率90%的疱疹病毒如何促进肠癌?首都医科大学揭示疱疹病毒促进结直肠癌进展的新机制!

2022-11-08

EB病毒(EBV)基因组编码的22个病毒microRNA簇,叫做miR-BamHI-A 向右转录本(miR-BARTs),已被证明能够促进癌症发展。最近,有研究团队报告了EBV编码的microRNA-BART18-3p在结直肠癌(CRC)中高表达,并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和晚期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2022年10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瑞、李晓波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共...

【Science 子刊】巴塞尔大学联合斯坦福诺奖得主研究:糖分子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新见解

2022-11-08

近日,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系的 Heinz Läubli 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最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罗琳·贝尔托齐教授一起报告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方法,通过改变小鼠癌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能够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

27岁博士辞别耶鲁归国即发Science!研究探索肠道菌群的代谢物引发结肠癌的分子机制

2022-10-31

导读:与一般人群相比,炎症性肠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肠道微生物是影响肿瘤发生的众多因素之一,部分方式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产生微生物代谢物。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菌基因毒素,该分子在肠道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2022年10月28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Noah Palm教授团队、曹议匀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ommensal microbiota fro...

【Science子刊】震惊!国外大学团队研究发现:影响胰腺癌细胞生长和移动的元凶竟是它!

2022-10-19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对胰腺癌肿瘤中发现的一种细菌进行了研究。研究团队发现了这种细菌可以转移到胰腺癌肿瘤中,这可能有助于指导胰腺癌的未来的治疗。这种名为具核梭杆菌的细菌可能在癌症的侵袭性生长和在全身移动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于10月18日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

【Science子刊】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昼夜节律紊乱增加癌症风险,体温调节为关键分子桥梁

2022-10-10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icity)为一种进化分子机制——根据自然光支配生理时间调节以维持体内稳态。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昼夜节律紊乱会促发多种慢性疾病,并增加癌症发生风险。例如,一些动物和人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环境或遗传手段破坏昼夜节律会增加患肺腺癌(LUAD)的风险;有颠倒昼夜生活习惯的人具有更高的癌症发病风险。然而,科学家们对于昼夜节律紊乱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确切生物学机...

【Science】哈佛最新研究表明:癌症会中和T细胞以破坏免疫系统, 加速肿瘤生长

2022-09-30

现在,由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种使肿瘤细胞关闭免疫系统的方法,使肿瘤能够不受控制地生长。这项研究主要在小鼠身上进行,并于9月29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研究表明具有特定突变的肿瘤细胞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一种代谢物,削弱附近的免疫细胞,使它们杀死癌细胞的能力降低。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

【Science】康奈尔大学团队:肠道旋转的启示——生命的不对称之美

2022-09-24

是什么推动了肠道旋转? 肠道等器官的非左右对称发育绝非偶然——在健康的胚胎中的发育过程中,肠道旋转总是以逆时针方向发育进展,并且严格遵照相关时间点。此过程十分复杂,科学家们也一直在试图探究该现象背后的机制。 9月23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Pitx2 patterns an ac...

【Science】世界首次!上科大刘志杰/华甜团队破解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2022-09-16

9月16日,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和华甜联合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研究长文“Structural basis for strychnine activation of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46”,成功破解苦味受体的“神秘面纱”——国际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https://www.science.org/doi/1...

【Science子刊】打破传统观念!北京大学罗冬根团队发现维持昼夜节律的新机制

2022-09-15

9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冬根研究员团队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n extra-clock ultradian brain oscillator sustains circadian timekeep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维持昼夜节律的新型电信号及其神经机制。原来,主时钟不是自给自足的,无法维持自由运行的行为节奏,而是需要来自时钟外超电位脑振荡...

【Science】国际关注!陈子江院士团队发表人类早期胚胎翻译组图谱,揭示生命初期关键机制

2022-09-09

9月8日,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院士、赵涵教授团队联手清华大学颉伟教授团队,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翻译调控新机制,以长文形式在《Science》发表题为“ Translatome and transcriptome co-profiling reveals a role of TPRXs in human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的文章。 ...

【Science子刊】换了一个器官后,肠道微生物组生态失调后果有多严重?

2022-09-05

8月31日,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me dysbiosi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fter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如下三个方面做了探索:第一,通过使用宏...

【Science子刊】科学家确定了三种蛋白质:可在心脏病发作后维持心脏功能

2022-09-02

该研究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它的阳性临床前数据概述了这三种蛋白质的机制,这些蛋白质已被证明可以在小鼠心脏病发作后恢复其心脏功能。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o0699 “搜索引擎”Funsel  01  ...

【Science】中科院最新研究:创建世界首个染色体融合小鼠,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

2022-08-29

8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李伟与周琪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A sustainable mouse karyotype created by programmed chromosome fusion”。该研究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的可编程连接,并创建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体组型)的小鼠。 这...

【Science】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首次揭示人源IgM-B淋巴细胞受体组装的分子机制

2022-08-19

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该研究的相关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人源IgM同种型B细胞受体(IgM-BCR)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IgM(mIgM)与Igα和Igβ异源二聚体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从而回答了B细胞受体如何组装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基于B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 https://www.science.o...

【Science子刊】王泽峰/汪洋团队联合发文——癌症中广泛的长度依赖性剪接失调

2022-08-18

癌症中的剪接失调已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关键的分子特征,在癌症的生物发生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地分析转录组测序的大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长度依赖性剪接失调的一般趋势,其中短外显子更有可能被错误剪接。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王泽峰教授团队、大连医科大学汪洋教授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CASE的面板,作为可靠的癌症分层标志物和生存的强预测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Science子刊】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可直接加速结直肠癌进展!

2022-08-15

这项研究的标题是“Disruption of the circadian clock drives Apc loss of heterozygosity to accelerate colorectal cancer”,于8月10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

【Science】第一次大规模研究:131个人类大脑中体细胞突变的分析

2022-08-11

近日,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Analysis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131 human brains reveals aging-associated hypermutability”,向我们揭示了大脑中体细胞突变的复杂病因学及其与表型的潜在关系。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

【Science子刊】单细胞测序应用于男性不育——优化圆形精子细胞注射技术新途径

2022-08-11

无精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其发生率约为男性总人口的1%。在一些不育的男性中,圆形精子是睾丸活检期间可见的最成熟的单倍体细胞,圆形精子细胞注射(ROSI)的发育可以帮助他们拥有自己的后代。尽管有关于ROSI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但限制该技术的一个主要瓶颈是重建胚胎的发育潜力受损;因此,有必要阐明ROSI胚胎中这种表型背后的机制。 近日,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白晓春教授、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