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六成癌痛患者治疗不足
癌痛,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令患者及家属深受其扰。然而,治疗现状却不容乐观。统计显示,我国高达61%的癌痛患者未能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
全国首例人源化CD19 CAR-T细胞治疗白血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苏州爱康得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在徐医附院血液科开展人源化CD19 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试验,取得可喜成果。
干细胞研究新成果:拔毛变人的神话成为可能
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紧要关头常常拔撮猴毛,吹口仙气,就能变出一群活灵活现的小孙悟空,《西游记》里的这个场景在未来或许将不再是“神话”。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殖科学研究院沈伟教授课题组就在干细胞分化配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让这一“神话”走向现实有了可能。
科学家发现13位“变种人”对遗传疾病免疫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过去疾病基因研究通常聚焦于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基因突变,但是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分析那些对基因疾病具有神奇恢复能力的特殊人群,将提供一种新的生命治疗方案。
致病基因=不健康?科学家说“未必”
科学家通过对50多万人的遗传信息分析,发现有13个人虽然携带有和严重儿童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却依旧很健康。
惊人之举:用脂肪组织生成β细胞
最近,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生物系统科学和工程系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教授Martin Fussenegger带领的研究小组,完成了至今很多专家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一项壮举:他们从一名50岁的测试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到了干细胞,并应用基因重组使它们成长为功能性的β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突破口 BRCA基因检测?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三阴性乳腺癌的基本知识以及在临床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希望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及家属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肿瘤产生耐药性有“帮凶”
最新一项研究发现,癌症可以通过“窃取”附近组织的血管,而对治疗产生抵抗。这项重要的新研究首次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可学会“窃取”周围组织的正常血管,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研究人员将这个过程称为“血管选定(vessel co-option)”。
Cell封面故事:癌症的定时炸弹
有一句俗话叫做“时间就是一切”。对于AML来说,这句格言可能是真的。在发表于4月7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医学院Broad研究所、Brigham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缺失它们的内部“钟表发条”AML干细胞不能存活。
两篇PNAS挑战几十年细胞学理论
最近,由细胞生物学家、系统生物学家和理论生物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一个群组中的细胞可以感知单个细胞无法察觉的化学浓度差异,从而对一种几十年的理论提出了挑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
有一就有二?全球第二例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现身中国
最近,中国科研人员发表了一项有关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方面的研究,让全球科学家的神经再一次被挑动。该研究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范勇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
靶向精准癌细胞之石墨烯,你知道多少?
纳米技术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种新型而有巨大前景的手段。尺寸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的粒子能够通过EPR效应穿透缺陷的肿瘤血管而在肿瘤组织内聚集,从而实现被动靶向;同时,纳米粒子亦含有巨大的活性表面提供给各种各样的靶向连接分子结合,以实现纳米粒子的主动靶向功能。
细胞异质性研究策略解析
研究细胞异质性,是一个单细胞层面的范畴。单细胞间的异质性存在于DNA、RNA、蛋白等各个层面。在此,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从单细胞转录组着手,通过高通量数据分析方法揭示单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思路。
争议不断的“网红”CRISPR技术研究进展
CRISPR技术势如破竹,基于这一系统的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诸多物种的基因组改造,而且应用也越来越广。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春天里,CRISPR也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之态。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