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发现"显年轻"基因 可制造2岁差异
那些研究青春之泉的人现在还不应该收手,但是一个更现实谜题的答案或许就躺在荷兰的一个实验室里。那个谜题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同龄人显得年轻。
中国发表全球第二篇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成果
继去年中国科学家发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论文并引发国际争议后,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博士范勇团队,又在国际期刊《辅助生殖与遗传学》上刊发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最新研究成果。
Cell:最大型基因测序揭示健康老人秘密
对数百名健康老年人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的科学家说,这些老年人的一个秘密可能是通过基因保护防止心智功能的丧失。
加拿大开发出DNA条形码融合技术 实验效率可提
有一种条码,并不是印在物品上,而是存在于动植物DNA中,这就是“生命的条形码”。
华东理工新成果或大幅降低测序成本
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课题组在生物纳米孔超灵敏单核苷酸分辨领域取得独创性突破,实现了对仅有单个核酸长度差异DNA分子的超灵敏电化学检测,并成功地应用于实时观测核酸外切酶“分步降解”单链DNA的过程。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钥匙:记忆抑制基因
来自美国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十强之一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来发现了数以十计的记忆抑制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为开发新的治疗以老年痴呆症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综述:肠道菌群与宿主进化
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肠道菌和其他微生物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在问:这些微生物——我们的微生物组,是否通过操纵进化,而在塑造我们自己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呢?
Science 两种转录因子指导免疫细胞在组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负责在体内皮肤、肝脏、肾脏和肠道的入侵位点抵抗感染的基因。
科学家尝试产前干细胞疗法拯救患病胎儿
当41年前Oliver Semler在德国出生时,他的一块骨头已经断裂。这块弓形的股骨和两天后的第二处骨折告诉医生,他患上了成骨不全症(OI)。
王红阳院士、王林辉教授Cancer Cell发
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外泌体传送的lncARSR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eRNA)作用,在肾癌中促进了舒尼替尼(Sunitinib)耐药。
新基因编辑法可成功逆转和疾病有关的单个碱基变异
最近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一则基因编辑改进方法,可定位和修改DNA单个碱基,并且不在基因组中引入随机插入或缺失的基因。这种新的“碱基编辑”法使用一种修饰过的CRISPR/Cas9蛋白质,使它和另外两种蛋白一同工作,比现有改正单碱基变异的方法更高效。
细胞核重编程的关键因素
最近,在《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的John P. Cooke博士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鉴定并表征了对于成人体细胞(不是精子或卵子细胞)转换成干细胞非常关键的一个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结巴也可能会遗传
虽然语言障碍有多种起因,但人们常用行为疗法治疗类似结巴这类语言障碍。有研究表明结巴可能会遗传,最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篇研究发现,携带特定人类突变基因的年幼小白鼠结巴的可能性更大。
华人学者Cell提出全新机制:你、我、他为何都
虽然我们人类肤色不同、胖瘦各异,但在其他生物眼中我们可能都长得差不多。相信重度脸盲症患者对此也深有体会。事实上,同种生物的肢体和器官比例的确是大致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你、我、他都有惊无险地长成人样了呢?
用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组织
最近,英国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用干细胞培育出三维的人体心脏组织。这种组织可用于模拟疾病和测试药物,从而为治疗心脏病的精密医学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天凌晨 哈工大教授向全球揭示DNA“精修”机
今天凌晨,哈工大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向全球首次揭示了能够在人类细胞中高效编辑DNA的CRISPR-Cpfl系统工作机理,实现将DNA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关闭”、“恢复”和“切换”等精准“手术”,未来人类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战胜癌症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不再只是幻想。
遗传性疾病疼痛的个性化基因疗法新进展
耶鲁大学医学院和康奈迪克州健康系统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量身定做的止痛疗法应用到遗传性红斑疼痛患者身上。
Science医学:临床基因治疗再获重要突破
在采用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和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开发的新型基因疗法治疗后,罹患一种严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病情得到了改善。这项研究的结果发布在今天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PCR、qPCR、dPCR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Cetus Corporation公司的化学家Kary Mullis发明了PCR,如今DNA扩增俨然已经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三十多年以来,人们为了解决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不断对这一经典技术进行改良。
栏目推荐
代谢组学 | 肿瘤 |
Nature子刊: |
Cell | 华人 |
一文回顾 | 3月 |
Nature: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