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斯坦福大学:新工程蛋白可阻止癌症生
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离开了蛋白质,生命将不复存在。可是,生物体内存在的天然蛋白质,有的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改造。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每一种蛋白质有自己独特的氨基酸顺序,所以改变其中关键的氨基酸就能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近日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工程化蛋白,能够抑制小鼠中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还能促进神经元细胞的再生。
【新发现】伦敦大学最新研究:消极太恐怖!长期处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越来越多的老年疾病也随之出现,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痴呆症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早期已经有研究指出,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内的心理风险因素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近日伦敦大学学院(UCL)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处于消极思维模式可能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重磅】国家卫健委发文,首次将核酸检测纳入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在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新进展】转基因山羊功劳大大!可大规模产生改良
前有研究已证实转基因山羊可在乳汁中产生复合单克隆抗体(Mab)。研究人员在进一步的培育后,发现山羊乳汁中产生了改良版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能提高疗效,安全性也相对更高。
【Cell子刊】振奋人心!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人造
肝脏有分泌胆汁、物质代谢、生物转化(解毒)、造血、凝血和免疫等六大功能,是人体的“化工厂”。许多疾病,包括肝硬化与肝炎等等,都会导致肝脏衰竭的发生。目前全世界许多患者正在遭受肝脏衰竭的困扰,焦急地等待着肝脏移植。然而,可用的肝脏供体却供不应求。
【Science子刊】嗅球中小胶质细胞的的“看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INDS)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特定的一线防御措施,可以将感染局限于嗅球,并保护嗅球的神经元免受感染侵害。该研究发表在《科学免疫学》上。
【新发现】中风患者的福音!联合治疗能够恢复中风
中风学名“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200万,死于中风的患者高达150万。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再灌注治疗是中风治疗的“金标准”,但其也有一些局限性。最近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联合疗法,能够恢复中风患者的认知能力且延长患者的治疗窗口期。
【Science】眼损伤“元凶”竟成“帮手”!
长波红外线大多对眼睛没什么损害,但短波红外线,如近红外光,会导致白内障。本是眼损伤元凶的它,却成了科学家眼中的“千里马”。科学家将其和基因疗法结合治疗致盲疾病,开发出一种新疗法,可恢复视力。
【实锤】《科学》:纽约市新冠起源于欧洲和美国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新冠病毒的起源就备受关注。作为美国新冠病毒的主要“震中”——纽约市,人们对其新冠病毒的起源争论层出不穷。近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证实了纽约市的新冠病毒来源于欧洲和美国。
【Nature】新进展:压力大到扛不住?是真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各种躯体性疾病的治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压力对人的影响可不仅限于精神层面,还会切切实实地反应到身体上,压力过大体内的炎症就会增多。
【Nature】头秃星人留下感动的泪水!再生医
目前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男性,女性甚至是儿童饱受脱发困扰,遗传、衰老、分娩、癌症治疗、烧伤以及压力等都可能导致脱发。再生疗法在此凸显了一定的潜力。未分化的人类干细胞已被诱使在体外发展成皮肤样结构。当植入小鼠体内时,这些结构会产生毛发,为每天为脱发烦恼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门。
【重磅】首次数据支撑:碎片化睡眠危害大!会引发
一觉睡到自然醒当然使人愉悦,但当代很多人会出现睡眠障碍。据世卫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更是高达38.2%,可以说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睡眠问题。最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首次有数据揭示了碎片化睡眠与慢性炎症和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Nature子刊】为何会胖上加胖?那要问问你
当人自身的脂肪细胞引发复杂的炎症连锁反应,进而破坏新陈代谢并削弱免疫反应,此时此刻肥胖症便悄悄恶化了,人们也会感染较高风险的疾病(包括COVID-19)。近日,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脂肪细胞的免疫反应如何使肥胖恶化,该研究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聚焦】麻醉药氯胺酮如何快速治疗抑郁症?迄今规
氯胺酮就是大众熟知的“K粉”,在过去几十年里,它身上的标签经历了从麻醉药到毒品再到抗抑郁药的转变,算得上一次“从良”了。当提到它,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电子乐、迷幻视觉和灵魂出窍体验。但是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这种派对药品可能对重度抑郁症是一种安全、快速而有效的治疗。
【Nature子刊】蜗牛的“致命毒液”成“救命
海洋生物锥形蜗牛(鸡心螺,cone snail),迅速射出的毒液可让受伤者一命呼呜。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利用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作为新药“缪斯”,希望利用从毒液中提取的胰岛素开发一种新的速效胰岛素,来彻底治疗糖尿病。
【新发现】有效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出来了!
近几年,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迅速,预后也有很大的提高。然而,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且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能够有选择地控制人体的免疫反应是全世界科学家的长期目标。根据近日发表在《炎症药理学》上的一项研究,利物浦大学和AKL研发有限公司(AKLRD)研发出一种新药物APPA,使这一目标成为现实。
【研究】确定了!多能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获得“肿
P53基因在细胞生物学中极为重要,因为它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并阻止肿瘤的形成,因此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而由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但是,之前关于多能胚胎干细胞(ESCs)中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背后是否有p53基因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最初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但后来的研究却证实了这一结果。
【新发现】MIT研究人员设计出纳米颗粒,可提高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针对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在对抗肿瘤的治疗中,研究人员大多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只适用于一部分癌症病人,最近MIT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一种纳米颗粒,将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结合后,在小鼠模型中的癌症治疗效果很好,这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Science】1000+肿瘤样品研究表明,
癌细胞是细菌的天堂。该结论来自一项对1000多种不同人类癌症肿瘤样品的严密的研究。这项由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发现,细菌存在于所有癌症类型的细胞内,从脑癌到骨骼癌再到乳腺癌,甚至还发现了每种癌症中独特的细菌种群。研究表明,了解癌细胞与其“微型微生物组”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预测某些治疗方法的潜在有效性,或者可能利用这些细菌以增强未来抗癌治疗作用。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FDA警告】一些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药物中有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是处方药,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用这类药物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2019年12月,FDA在某些品牌的二甲双胍中发现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过高,长期服用高含量的NDMA可能致癌。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