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8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揭秘:女性冷冻卵子的最佳年龄
在2012年,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宣布为一个女人冻结她的卵子不再是‘试验性的’,因为她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此后,对该技术的需求猛增,尽管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现在,科学家们说他们在考虑经济和生物因素的情况下已经找到了女性冻结她们卵子的最佳年龄,如果她们想要尽可能晚怀孕。 两个主要因素决定了冷冻卵子的最佳时间,即被解...
同济大学首席科学家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细胞极性和JNK(c-Jun N-terminal kinase)活性对于组织内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细胞极性和JNK异常在癌症发展中很常见。虽然人们已经建立了细胞极性丢失与JNK激活之间的关联,但还不清楚细胞极性异常如何引发JNK介导的细胞迁移和肿瘤侵袭。 日前,同济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细胞极性丢失诱导细胞侵袭的重要分子机制。这一成果发表...
免疫性疾病的触发器
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组细胞,可以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以前未被发现的细胞是生发中心B细胞的叛徒版本,我们把它们称为‘流氓生发中心B细胞’,它们可以产生长期免疫所需的高亲和力抗体。 当我们身体被感染或被接种疫苗时,身体会自动产生攻击入侵微生物的抗体。当我们感染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身体则会产生攻击自身的抗体。 在一个正常的免疫应...
免疫系统的季节性差异
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免疫系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这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冬天会加重,而人们在夏季往往更健康。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表明我们的基因中有将近四分之一基因(检测的22,822个基因中的5,136个)的活性,...
鸭嘴兽的最新基因组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性染色体重组
鸭嘴兽具有一些奇怪的物理特征,最新的基因组也强调了它包含不同寻常的遗传特征。在上周五举办的基因组生物学会议上,来自牛津大学的Hilary Martin讲述了她及同事们是如何努力提高鸭嘴兽的基因组蓝图的,同时也在寻找更好地了解重组之类的生物过程和鸭嘴兽的多条性染色体是如何进化的,这不同于1.66亿年前其它的哺乳动物。 &...
细数美国政府促进远程医疗的关键性立法
分析人士估计,全球远程医疗市场的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363亿美元。这一市场已经吸引了投资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关注,因此消费者未来可能在全球的任何角落享受到世界级的医疗护理服务。远程医疗的未来取决于医保报销和监管政策(联邦监管和州政府监管)的变化。不过目前已经有大批法案处于酝酿中,这将促使大批医保支付者、病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接受远程医疗。 什么是远程医疗?根据美国...
最新研究:麻疹疫苗能够预防其它致命性疾病
研究人员早就了解,麻疹会抑制免疫系统,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效应在麻疹消去后最多持续几个月。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中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麻疹疫苗能够在长达五年的时间中降低总体死亡率,这表明其能够预防其他的疾病。 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麻疹疫苗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免疫系统,从而使其对其他疾病的防御力增强。但是在猴子中麻疹复发的工作却支持了另一种假说。2012年,荷兰鹿特丹的Rik d...
艾伯维治疗白血病新药venetoclax获FDA突破性药物认证
艾伯维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开发的治疗白血病新药venetoclax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药物认证。FDA认为这种药物在治疗带有17p基因缺失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数据显示,目前约有3%-10%的一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带有这种基因突变,而在出现抗药性的慢性白血病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之多。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上,ve...
Cell:颠覆细胞中有害蛋白聚集物避免神经性疾病发生
随着机体衰老,细胞中蛋白的质量控制就会开始逐渐缺失,从而导致毒性蛋白簇的形成,即所谓的聚集物的形成;近日一篇发表于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对机体老化过程中的蛋白组成改变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阐明蛋白聚集物的来源及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
追踪脑瘤突变引发的缺陷帮助开发新型的靶向性癌症疗法
最近,来自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者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上刊登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或为开发治疗常见儿童脑瘤的靶向性疗法提供希望,研究者表示,文章中我们发现名为DDX3X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分子缺陷,而这种突变并不是所有都会导致常见的细胞缺陷,因此开发靶向作用DDX3X突变的新型疗法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来评估不同疾病相...
Nature:科学家发现治疗致命性小儿脑瘤的新疗法
“我们的结果,为这一令人心碎的疾病提供了一线治愈的希望,”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和DIPG专家,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与神经病学教授Michelle Monje博士这样说。“对于DIPG病人的关心,使我努力来寻找新的方法治愈他们。” DIPG通常发生在4到9岁的儿童中。这些孩子会逐渐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因为肿瘤会快速的入侵到脑桥,这个区域位于大脑深处,负责连接大脑和脊髓,因此难以通...
Genes&Devel:科学家鉴别出可抑制致死性脑瘤癌基因表达的小RNA分子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iR-182的小RNA分子可以抑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小鼠机体中的促癌基因的表达,而GBM是一类致死性难以治愈的脑瘤。 目前标准疗法药物主要是通过损伤DNA来阻断癌细胞再生,而新型方法则会阻断产生癌细胞的来源,即过表达特定蛋白的基...
细数美国政府促进远程医疗的关键性立法
分析人士估计,全球远程医疗市场的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363亿美元。这一市场已经吸引了投资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关注,因此消费者未来可能在全球的任何角落享受到世界级的医疗护理服务。远程医疗的未来取决于医保报销和监管政策(联邦监管和州政府监管)的变化。不过目前已经有大批法案处于酝酿中,这将促使大批医保支付者、病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接受远程医疗。 什么是远程医疗?根据美国...
清华大学医学院鲁白:恶性淋巴癌改变了我什么?
《神州学人》杂志近日专访《赛先生》创办人之一、著名神经科学家鲁白。在访谈中,鲁白首次披露自己2003年被诊断出患有恶性淋巴癌。突如其来的人生意外,让徘徊在生死之间的鲁白开始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生:我一直从事的事业是自己的真爱吗?假如只有30天生命,我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吗?离去之时,我又希望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历尽艰难,病愈之后的鲁白对待人生的态度发生了不少变化。他对自己...
陆劲松教授:BRCA突变与预防性乳房切除等热点问题解析
2015年4月10——12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CSCO乳腺癌高峰论坛暨2015北京乳腺癌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会场上,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仁济医院的陆劲松教授,就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卵巢功能抑制问题,及预防性手术切除热点问题发表见解。访谈详情如下: 近期,安吉丽娜?朱莉预防性切除卵巢、输卵管引发争议,此前她曾预防性切除双乳,您认为家族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是否需要切除乳腺预...
"药直达"PK"阿里健康",可比性在哪里?
和腾讯、阿里比较清晰的医疗布局不同,百度的医疗布局一直扑朔迷离。特别是今年2月份入股健康之路后,有人猜测百度开始尝试走从线下到线上的O2O之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但“药直达”一经推出,众人又开始惊呼百度要做医药电商了! 一时间,关于“药直达”和“阿里健康”的比较一直热度不减。那么“药直达”是百度进军医药电商、向阿里健康宣战的信号吗?其实“药直达”和“阿里健康”本就没...
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年轻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上升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 5 月 4 日在北京指出,在中国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 15% 为 15-24 岁的年轻人,且年轻男性的感染率在上升。 米歇尔·西迪贝在当天于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的「全球零艾滋,青年在行动--首都高校 5.4 青年节主题公益活动」上指出,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仅 2013...
癌细胞差异或导致其产生抗体药物耐药性
最近一项发表于肿瘤学年鉴( Annals of Oncology )的研究表明肿瘤异质性或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根据相关报道,意大利约翰帕斯卡尔国家肿瘤研究所的科学家对182位参加了 CAPRI-GOIM测试的结直肠癌病患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使用CAPRI-GOIM测试对临床肿瘤患者进行了KRAS基因状态评估,并以FOLFIRI方案及西妥昔单抗作为首要药物对患者进行治...
新技术或为治疗不孕不育带来革命性突破
早在许多年前,获得诺贝尔奖的体外受精法(试管受精)为许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然而由于该方法非常耗时、昂贵而且在女性成功怀孕前需要进行多个周期;在美国一个周期平均价格高达1.2万美金,因此对于许多夫妻而言该技术是遥不可及的。 而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Biomicrofluid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为了使得试管受精技术更加有效,其开发了一...
JNCI:母乳喂养或可有效降低女性个体乳腺癌的复发风险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凯萨医疗研究部门(Kaiser Permanente Division of Research)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进行母乳喂养可以使得患乳腺癌的女性总的癌症复发风险降低30%,而研究者指出,母乳喂养的保护效应对于具有特殊遗传亚型的肿瘤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