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癌症“预言家”!周彩存教授团队发文: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内科周彩存教授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 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题为“Comparison of SP263 and 22C3 immunohistochemistry PD-L1 assays for clinical efficacy of adjuvant atezolizumab in non-small...
助力肿瘤治疗!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春儒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型口服免疫疗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春儒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Oral Immunotherapy Reshapes Intestinal Immunosuppression via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o Enhance Systemic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口服免疫疗法用于肿瘤...
【Nature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沈坤炜教授团队发文:揭示三阴性乳腺癌新疗法
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沈坤炜教授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cancer-associated adipocyte-derived CXCL8 inhibits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and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anti-PD-1...
【Cancer Cell,IF 50.3】吉因加与吴一龙教授团队再发重磅成果:MRD可预测局晚期NSCLC根治性放化疗临床结局
今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和吉因加合作开展的MRD动态监测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放化疗(CRT)疗效前瞻性研究成果(吉因加易鑫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高璇博士为共同一作),荣登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IF:50.3),是继2022年在Cancer Discovery期刊合作发表“MRD检测在根治手术的I-III期NSCLC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探索”后的又一力作,...
【研究前沿】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研发新型TYK2变构抑制剂WD-890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以免疫紊乱为特征,伴有单器官或多器官受累的炎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皮质类固醇、改善病情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等,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如增加癌症和感染的风险,再次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及部分病人的不应答,此外高额的治疗费用及给药的不便限制了部分病人的使用。因此探索...
【Nature子刊】北京协和医学院蒋建东院士等联合同济大学医学院袁健教授发现靶向肝癌新策略
9月2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李珂、蒋建东联合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袁健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SCARB2 driv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mor initiating cells via enhanced MYC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SCARB...
【研究前沿】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发现G9a通过EDAR-NFκB途径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参与银屑病发展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与异常角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然而,目前对于银屑病中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的相关研究甚少。近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在生物学一区杂志《Cell Death & Disease》(最新IF:9.0)上发表论文,报道了G9a主要可通过影响EDAR的表达来调节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调节角质形成细...
厦门大学刘文教授团队发文揭示治疗病毒感染的新途径
近期,厦门大学刘文教授及李文娟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MAVI1, an endoplasmic reticulum–localized microprotein, suppresses antivir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 by targeting MAVS on mitochondrion”的研究论文,本研究中,研究人员系统地鉴...
祝贺印明柱教授团队在Theranostics发表题为“Exosomal transfer leads to chemoresistance through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mediated stemness phenotype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
2023年9月11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团队和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在Theranostics在线发表题为“Exosomal transfer leads to chemoresistance through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mediated stemness phenotype in colorectal cancer”的药物靶点...
最新!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谭蔚泓院士与邱丽萍教授联合发文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院士和邱丽萍教授联合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评论“DNA nanostructure-programmed intermembrane spacing to modulate T-cell immunity”,研究阐明了DNA纳米结构编程的膜间间距以调节T细胞免疫的机制。 ...
Science重磅!北京大学乔杰院士、科学探索奖姜长涛教授等联合国外团队发文
8月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姜长涛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ank Gonzalez及首都医科大学王广共同在《Science》发表题为“Microbial-host-isozyme analyses reveal microbial DPP4 as a potential anti...
3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涛教授团队在肝癌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研究一 2023年3月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教授团队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题为“Anthropometric indicators of adiposity and risk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STTT】北大季加孚教授团队发现调节PD-L1新机制,开发胃癌治疗新方法
6月26日,北京大学季加孚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TRIM28 promotes the escape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from immune surveillance by increasing PD-L1 abundance”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TBK1抑制剂与CTLA4免疫...
【研究进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团队揭示和定义肿瘤侵袭前沿区
恶性实体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同组织区域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肿瘤交界区域是肿瘤侵犯癌旁组织以及肿瘤细胞与癌旁的其他细胞群体直接接触的区域,也是肿瘤细胞向外侵润和转移的最活跃区域。目前对于肿瘤的交界区域细胞成分、交互作用和功能特点仍不明确。全面揭示实体瘤不同区域尤其是肿瘤交界区域的细胞组成、空间异质性和细胞间交互作用对于解析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和研发肿瘤治疗新策略至关重要。 ...
【Cell子刊】南医大刘星吟教授团队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物抗结直肠癌肿瘤免疫新机制
2023年5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刘星吟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衍生代谢物吲哚-3-乳酸,可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促进CD8+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从而改善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3)001...
IF=157!颠覆经验性治疗!陈子江院士、孙贇教授等最新研究发现强的松无法改善辅助生殖助孕活产率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线发表了最新临床研究成果“Prednisone vs Placebo and Live Birth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研究...
点赞!川大华西何勤教授等发表抗肿瘤转移纳米递药系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何勤教授和李曼副教授共同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研究论文“Depriving Tumor Cells of Ways to Metastasize: Ferroptosis Nanotherapy Blocks Both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研究表明,代谢活跃且具有...
最新!中大邓铭权教授团队揭秘肿瘤相关细胞的关键因子,促进癌症治疗新靶点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邓铭权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Smad3 is essential for polarization of 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发现Smad3的基因缺失和药物抑制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N1成熟来增强中性粒细胞对NSCLC的抗癌能...
【Science】三年发两篇论文!加州大学华人教授成功完成延寿试验,寿命延长82%
研究背景 01 人的寿命与构成我们的单个细胞的衰老有关,早在2020年7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郝楠团队就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programmable fate decision landscape underlies single-cell aging in yeast”的论文。该研究成功破译出了酵母细胞的两种关键老化机制...
【研究前沿】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发表基于图深度学习的空间转录组空间域识别框架
【转化医学网报道】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是前沿的生命科学技术,有助于推动基因组学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有利于探究组织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机制、识别细胞转录因子和基因调控网络、揭示细胞亚型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为研究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