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可怕!每年有近1500多万婴儿的健康和
随着现代化工业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质量也随着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其中,空气污染问题成了很大的一个危害人生命健康的来源。它不仅仅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心脏病、肺癌等疾病,还会造成人们的智力降低。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空气污染竟然也可怕地给新生儿的生命与健康带来危害......
【Science重磅】全球第一个针对三种变异毒
9月28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一项由三叶草生物最新发布的全球2/3期临床试验(SPECTRA),在全球入组了超过3万名受试者,是迄今为止开展人种多样性最全的新冠候选疫苗临床试验之一,进行1:1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2/3期临床试验,显示三叶草新冠候选疫苗对Delta变异株的保护效力为79%,对Gamma变异毒株的保护效力为92%,对Mu变异毒株的保护效力为59%。这意味着,该新冠疫苗成为全球第一个针对这三种变异毒株都显著有效的新冠候选疫苗,将为人类应对变异新冠病毒提供强有力的武器。2022年底前,三叶草生物将向全球提供高达4.14 亿剂新冠疫苗,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加强全球抗疫。
【Nature子刊】30分钟即可检测新冠!低成
理想的COVID-19检测应将快速、灵敏和易用等优点结合起来,但遗憾的是,现有的基于RT-PCR的新冠检测技术无法满足这三个条件。因此,开发一种检测速度快、特异性高、灵敏度好以及易用性强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DTU卫生技术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一锅、无酶、等温检测法,快速检测SARS-CoV-2 RNA的低成本检测技术。这种“单锅检测法”,命名为NISDA检测法,特异性为100%,基于TMSD(无酶分子工具),在42°C下30分钟内检测到极低浓度的RNA。
【The BMJ】接种率78%的以色列,为何疫
9月23日,研究人员在《The BMJ》讨论了关于“夸大疫苗免疫力减弱”以及加强针到底是否有必要。以色列78%新冠疫苗接种率,但没过多久,同时成为了全球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让人们担心和怀疑在面对高传染性的Delta变种时,疫苗的免疫也开始变得脆弱。在加强针在减少感染、传播和住院方面的长期效果尚不清楚之前,需要可靠的临床数据来证明其是否有必要。高收入国家中尤其夸大疫苗免疫力下降,只会影响接种疫苗的信心,以及加剧疫苗分配的不平等,延长大流行及其破坏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影响,并增加出现新变种的风险。因此,还是应当迅速扩大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才是最紧迫的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The BMJ】第二波疫情尚未平息,印度就被
猛烈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在5 月份造成印度10万人死亡;截至6月8日,印度累计新冠感染病例超过288万,近34万6000多人死亡。然而,由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印度医学会表示,鉴于全球状况和流行病史,印度的第三波疫情已“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预计八月到十月之间。9月24日,研究人员在《The BMJ》上报道了新冠病毒如何影响印度儿童,当局如何制定计划来改善医疗服务以应对第三波。Delta变异株狡猾,大多数病例无症状;有些父母甚至不相信疫苗和病毒;印度目前成人中只有15.4%的人已经完全接种疫苗,更别说儿童了;卫生基础设施非常紧张,导致死亡人数也增加。印度是否做好准备应对第三波新冠疫情?
【研究】吃菠菜可以预防结肠癌?经研究,这不是谣
德州农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Texas A&M Health)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吃菠菜可以预防结肠癌。现在,研究人员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更确切地了解了菠菜是如何预防结肠癌的。
【Nature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一支国际
于9月24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新研究中,诺丁汉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莫纳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创造了一个多细胞的3D胰腺癌肿瘤模型,利用患者来源的细胞重现胰腺癌中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研究肿瘤的生长和进展。传统的2D细胞培养物无法模拟肿瘤组织的关键特征,而量身定制的外体内模型,可以真实地回顾它们在体内的表现,这些可能特别有利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管理。该模型提供了比类器官和球形培养物更相关的微环境。最重要的是,与其他模型相比,药物反应在其自组装培养中得到了更好的再现。
【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
药物再利用,简称老药新用。新药的研发成本很高,而且非常费时,但是通过改变已有药物的用途有时候可以用来治疗新的疾病,然而有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抗疟疾的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更高! 9月22日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专家表示,药物再利用并不是开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COVID-19)的捷径,存在固有的危险和缺陷,甚至不是将新药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灵丹妙药”,还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以及确定新适应症的剂量和时间表等。
【Nature子刊】新冠患者救星——竟然是羊驼
9月22日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发现,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源自羊驼的纳米抗体,可有效中和新冠病毒及其危险的新变种。抗体可以通过“中和”病毒来帮助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但传统抗体中和能力有限,稳定性较低,保存条件困难,需要在医院通过针头输液,生产复杂且昂贵。于是,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可廉价和大量生产的纳米抗体——从羊驼提取纳米抗体,更小、更简单,更方便储存,在人体内可以长时间保持活性。纳米抗体更容易地进入人体内,更直接地阻止病毒传播——是检测过的最有效的SARS-CoV-2中和剂之一。其独特的结构和强度有助于它们在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推进临床研究。
【Science】重磅!植物竟然可以制造出新冠
疫苗是这几年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很多人都知道,疫苗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疫苗注射通常就是将治疗性蛋白通过注射的方式打进体内;其他蛋白质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靶向并杀死身体不想要的入侵者,从而有效地对付试图入侵的病毒。近日,科学家有了一项新颖的发现,它们用植物研制疫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简便可行吗?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一种远程控制系统
癌症是人们很害怕的一种疾病,它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癌症种类几乎都只能适用它们各自的治疗方法。在医学界和科学界,癌症和肿瘤的问题还存在着太多的疑点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剖析。最近,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兴技术很大可能会帮到肿瘤的治疗......
【Science子刊】食盐竟然还有抑制肿瘤的作
我们知道,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基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和癌症的发病有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癌症的发生和饮食还有密切的关系,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饮食习惯与癌症的关系很早就开始被科学界多次研究,如:经常吃熏烤食物的人、经常吃发霉变质食物的人和经常酗酒的人得癌症的几率比一般人要大。各国间特别的饮食习惯差异,也会使得不同癌症间的发生率差别很大。例如常吃生食及腌渍食物的日本常见胃癌的发生。饮食习惯主要是煎烤肉类,多油高糖的美式饮食,有可能是美国常见结肠癌的原因。近日,一组科学家对饮食中含盐量的高低与癌症肿瘤的关系想要一探究竟,他们对此展开了研究。
【Science子刊】DNA传感器稳准快,传染
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病毒的爆发,如近两年的新冠肺炎,已经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及时和准确地对生物和环境样本进行病毒诊断,以便及时治疗病毒感染,同时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检测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Nature子刊】过量饮酒真的会导致基因变异
众所周知,过量饮酒对健康肯定是不利的。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过量酒精,一般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个阶段。酒精对人体的慢性影响,在长期中接触高浓度酒精,可引起鼻,眼,粘膜等刺激症状,即头痛,头晕,疲乏,刺激,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酒精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近日,美国的一组科学家又对酒精是如何影响基因的展开了研究。
【PNAS】未来还会遇到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大流行
近几年的新冠大流行已经使人们恐惧不已,然而,类似的对人类损害巨大的大流行疾病在历史上也并不少见。近日,一组科学家对流行病爆发的概率进行了预测,并且做了系统研究,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Cell子刊】如何才能保护心脏免受脂肪带来的
众所周知,肥胖对健康是利大于弊的。然而,也有一些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肥胖悖论”,也就是他们发现,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肥胖患者甚至会有利于缓减(或者抵御)个别疾病。尽管如此,肥胖给人造成的最终结果还是害处多于利处的。近日,针对这个问题,来自美国的一组研究者展开了一项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机制可以帮助肥胖患者保护心脏。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机制?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Nature子刊】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潜在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亿肥胖人群及10亿超重人群, 严重的代谢失调疾病已经成为了一项急迫的健康挑战。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有很多,如:出现各种的三高,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另外还会出现高血压;肥胖往往也会引起脂肪肝;导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比如有的人晚上睡觉打鼻鼾,肥胖都会影响;也会影响到关节,比如脊柱、膝关节增加炎症的发病的机会。了解造成肥胖的因素对于科学界的研究和临床医生对肥胖患者的治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原因才能进一步研制出有效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对症下药,才能让治疗起到真实高效的效果。近日,科学家对此有展开了一项比之前更深入的研究,并且有了一个全新的发现......
【Nature】哈尔滨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
随着福建疫情爆发,哈尔滨21日报告确诊3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但目前尚未有足够的数据表明“拉姆达”等最新变异毒株是否传染性更强,但是毒性明显增加却已经证实。病毒是否最终会出现一系列突变,能够完全逃避我们的免疫反应?9月20日刊登在《Nature》上的研究发现,研究了几十种自然发生的和实验室选择的突变,包括在Delta和其他相关变体中发现的突变,发现未来的SARS-CoV-2变种需要携带大约20个正确的突变,才能对普通人因感染冠状病毒或接种疫苗而产生的抗体产生完全的抗性。
【Nature子刊】儿童肝癌是表观遗传变异导致
肝母细胞瘤(H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HB被认为来源于肝前体细胞,其形态与未成熟的肝细胞相似。由于患者的预后差异很大,肿瘤的分布、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完全切除都被认为是HB的预后指标。
【NEJM】抗体药物结合物在HER2基因突变的
Dana-Farbe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国际临床试验发现,超过半数的携带HER2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接受一种将化疗药物与抗体药物结合的治疗后,其肿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止生长或收缩。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