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ASO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线上研讨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9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Gut Microbes】复旦团队发现肝癌的肿瘤内菌群特征呈现抗肿瘤活性

2023-01-09

近日,复旦大学樊嘉等在Gut Microbes上发表了一项题为“Intratumor microbiome features reveal antitumor potential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的研究论文。研究对肝内胆管癌的肿瘤内菌群进行表征,发现了ICC的癌旁组织中真菌副伯克霍尔德菌的含量显著较高,具有抗肿瘤潜能。 https://...

【Nature子刊】复旦/交大团队系统表征癌症转录组,促进抗癌药物发现!

2023-01-03

2022年1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李胜利、Liu Teng团队与复旦大学何祥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ancer transcriptome at transcript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大大扩展了癌症RNA库,并将促进抗癌药物的发现。 https://doi.org...

【柳叶刀子刊】复旦类脑研究院和华山医院团队:全新模型精准预测个体未来5-10年痴呆症发病风险

2022-12-29

9月23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名为UKB-DRP);该模型可对全因痴呆及其主要亚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能够对个体在未来五...

【Neuron】复旦脑科和华山医院团队:视皮层在时间信息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2022-12-28

对环境中不同时间间隔出现的各种信号的感知和预测对动物的生存和演化意义重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要及时躲避天敌,动物必须有效地对不同的时间信号做出准确预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和陈亮团队、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嘉漪团队于10月3日在著名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团队在时间信息预测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揭...

【STM】一道光缓解痛苦!复旦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绿光介导的镇痛作用

2022-12-27

痛觉是人类的一种保护功能,可以使人避开伤害。但长时间的疼痛却适得其反,会对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慢性疼痛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慢性疼痛,其疼痛对人体身心造成的损害可能比疾病本身还要大。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持续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 科学家们对绿光的镇痛作用进行了至少5年的探索,偶然发现了一些线索。这项由复旦大学的神经学家领导的研究近日发表在Scienc...

【Nature子刊】最新!复旦孙爱军/葛均波/宋振举团队确定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12-27

2022年12月6日,复旦大学孙爱军,葛均波及宋振举等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Tregs中GPR174的遗传缺失增强了后肢缺血后小鼠的血流恢复。GPR174缺乏症上调Tregs中的双调蛋白表达,从而增强内皮细胞功能并减少促炎巨噬细胞极化和内皮细胞凋亡。 https://www.nature.com/a...

【Circulation】今年第五篇!复旦葛均波院士团队揭示引起糖尿病心脏损伤的驱动因素

2022-12-27

2022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邹云增,李立亮及葛均波共同通讯在《Circulation》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旨在确定导致糖尿病心脏功能障碍的特定细胞死亡类型,并通过干预细胞死亡途径提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2.059304 2022四篇研究综述 ...

【Science】颠覆以往认知!复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人类卵母细胞独特的纺锤体组装机制

2022-12-27

2022年11月18日,复旦大学王磊、桑庆、孙晓溪等人在《Science》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不仅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也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认知。研究首次发现了人类卵母细胞中前所未知且与众不同的微管组织中心,由此揭开了人类卵母细胞的纺锤体组装之谜。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7361 ...

32岁即任复旦博导,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立志做临床科学家!

2022-12-27

四分型系统—“复旦分型”  01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速是全球第一。2021年中国共有约250万名乳腺癌患者,每年约12万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中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而三阴性乳腺癌被称为“最毒乳腺癌”,是临床上治疗效果最不理想的一类乳腺癌。 作为乳腺癌诊治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江一舟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

【PNAS】“复旦四分型”再完善!邵志敏教授团队绘制最毒乳腺癌“肿瘤特异性转录本”图谱

2022-12-27

RNA是细胞传递基因信息的重要“信使”,一旦细胞发生癌变,便很有可能产生异于常态的RNA,即“肿瘤特异性转录本”。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携手黄胜林教授团队,发现在三阴性乳腺癌的细胞中存在大量“肿瘤特异性转录本”,并据此成功绘制出目前世界首个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特异性转录本”图谱。该项研究成果11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

【Cancer Commun.】复旦李心翔教授团队揭示调控结直肠癌脂代谢和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

2022-12-27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李心翔教授/李清国副主任医师联合上海市中医院王子良研究员在《Cancer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ircCAPRIN1 interacts with STAT2 to promote tumor progression and lipid synthesis via upregulating ACC1 expression in co...

【Cancer Res.】点赞!复旦李大强/邵志敏团队再进一步!研究发现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和紫杉醇耐药的潜在新机制

2022-12-14

2022年12月9日,复旦大学李大强及邵志敏等团队合作在《Cancer Research 》上发表文章“Protein phosphatase 1 subunit PPP1R14B stabilizes STMN1 to promote progression and paclitaxel resistance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该研究检测了...

【柳叶刀子刊】复旦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南医大梁莉教授团队为结直肠癌早筛和预后增添新“武器”

2022-11-16

近日,“复旦肿瘤”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南医大梁莉教授团队在《The 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论文,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 ctDNA 甲基化单倍型模式的准确、无创检测手段ColonES,通过二代测序评估ctDNA多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实现无创性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预测。 https://www.thelancet.com/jou...

今年4篇Circulation!复旦葛均波团队在心血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2-11-11

OPTION研究:提供中国人群PCI术后DAPT优化治疗策略  01  2022年11月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牵头开展、全国103家研究中心参与的OPTION研究成果在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科学年会最新科学研究(Late Breaking Science)专场重磅公布;相关研究论文同步发表于心血管领域顶...

复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领衔!首次揭示甲状腺髓样癌分子分型及精准治疗策略

2022-11-09

甲状腺髓样癌治疗困境 迄今最完善甲状腺髓样癌基因变异图谱 蛋白组三分型助力甲状腺髓样癌精准诊疗新模式 ...

Nature主刊+两篇封面论文!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费义艳团队发表靶向自噬-溶酶体降解新技术综述

2022-11-04

Nature发文 2019年,鲁伯埙、丁澦、费义艳等组成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llele-selective Lowering of Mutant HTT Protein by HTT-LC3 Linker Compound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靶向自噬-溶酶体的生物大分子靶向降解技术。Nature也在同期配发了专门评论,最后更是入选了Nature评选的20...

【CLIN CHEM】复旦肿瘤医院章真团队:cfDNA片段组学精准预测局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预后

2022-11-02

https://academic.oup.com/clinchem/advance-article/doi/10.1093/clinchem/hvac173/6779862?rss=1&login=false 研究结果  03  广谱特征用于pCR预测表现出优良性能:...

博士后出站即任复旦教授!他的研究曾被院士写入教科书

2022-10-14

科研之路 顺风顺水  01  2000年,闫致强高考进入复旦大学时,中国脑科学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知识基础与专业训练。 大二时他就毛遂自荐到杨雄里院士在复旦大学创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进入李葆明教授实验室里做研究。大三暑假又通过老师引荐,到新成立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习。凭着这股“闯劲儿”,他在神经所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专业训练。 2...

连发四篇,IF值累计超200!复旦徐彦辉团队在人源转录起始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22-10-10

自2020年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连续发表四篇研究论文,围绕人源转录起始机制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部分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人源BAF-核小体 2020年1月31日,徐彦辉课题组题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Nucleosome-bound human BAF Complex”的研究论文。报...

死亡风险降低42%!复旦大学叶定伟团队发布首个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中国方案

2022-09-09

前列腺癌治疗困局亟需破解  01   前列腺癌是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约70%在初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53.8%。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在治疗手段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雄激素剥夺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现已成为mCSPC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