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早筛
最近,刊登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一项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发现在遗传上易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儿童,尤其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相关,会增加儿童患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的风险,增加20%或更多。检测这些细胞的存在也可能将成为常规新生儿早筛的一部分,进行风险评分,并可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快讯】好消息!美国FDA官员发声:5-11岁
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员称,5-11岁儿童的新冠疫苗,或可在年底前问世。理解随着学校重新开放以及Delta变种的传染性,FDA声明:“我们向公众保证,我们正在尽可能迅速地努力满足这一关键的公共卫生需求,非常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有儿童新冠疫苗可供使用”。2-5岁孩子的疫苗测试数据也将在今年11月提交。未来的半年,全美有望实现全民接种! 美国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消灭病毒,而是最大程度降低重症率和致死率,看来今年冬季防疫或许能出现转折曙光。
【重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基因的自
血液癌,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病发病率极小,并且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年中较多,所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根据现在的技术,并没有什么方法让患者可以彻底恢复,只有不断地进行化疗诊断,才能够缓解这种病症。因此,不断发现血癌的新机制、研发出新的治疗方法是有深远意义的。近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对血癌展开了进一步研究,他们的新发现会给未来的白血病临床治疗带来什么启迪?
【突破】人工智能预测阿尔茨海默症,准确率超99
目前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症(AD)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早诊断、早介入来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最近,来自立陶宛考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先前早期检测AD的方法,开发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将图像处理交给机器,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识别大脑中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的区域,甚至一些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准确度接近100%。
【Nature】全球首款无针DNA新冠疫苗即将
最近,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印度批准全球首支基于DNA的新冠疫苗——“ZyCoV-D”,并将在本月于印度使用。DNA疫苗提供了最低的生物安全要求、更高的疫苗稳定性和更低的冷链要求,不仅不再像普通的疫苗需要注射,其有效性高达67%,甚至可以预防Delta变体。随之,更多的针对各种疾病的DNA疫苗也紧随其后。
【柳叶刀子刊】警惕!200多万人群经过超900
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正常BMI值是在18.5~24之间。最近,发表在《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记录了200多万人群的超900万次BMI,研究发现18至24岁的成年人在未来十年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最高。
【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
中国目前有55万名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家族遗传或者基因突变均可导致该疾病的产生,而且大约每3000个婴儿中就有一个出现1型神经纤维瘤病。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简单快捷的血液检测,就可以检测癌症早期NF1的患者,确定良性肿瘤何时会癌变,从而尽早采取行动。
【研究】“万能“的肠道微生物群:4万数据确认抗
微生物群在人体各项机制功能的协调与联系上密不可分,那失调的平衡是不是就会是导致肿瘤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呢?昨日,一项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了服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与患癌的直接关系。
【PLOS汇编】癌症筛查有何新进展?首尾相连:
癌症早筛和识别复发是推进癌症治疗的关键开头和结尾,首尾相连,相关研究备受关注。近期PLOS Medicine汇总了国际最新的5项有潜力和希望的相关研究。
【Cell】警惕!缺少这种关键的免疫细胞可影响
结肠直肠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最近,刊登在《Cell》上的研究表明,一种关键的免疫细胞——ILC3s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预防结肠直肠癌。
【Nature子刊】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高速:新的
最近,刊登在《Nature Methods》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建立在双光子显微镜基础上的一项创新型显微镜技术——“光珠显微镜”,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高速,首次揭示了老鼠大脑中一百多万个神经元的活动。
【NEJM】我们该换盐了!里程碑式的研究证明:
相信如今,几乎没人对食盐是感到陌生的。它甚至是我们日常赖以生存的食物调味品。我们的健康依赖于它,饮食习惯也大量受其影响。然而,由于时代的变化,我们日益增加的食盐摄入量是真的还在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身体吗?还是早已适得其反?一项发表于NEW ENGLAND期刊的研究发表了追踪5年的研究数据证明:我们得换盐了!
【柳叶刀】重磅!高效“复合药丸”可将心血管疾病
复方药丸早些更常见于中药,后来,西药也发展出来,还包括中西结合的复方药丸。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复方药丸的药效证据,近两年才发展出来。昨日,THE LANCET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能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0%的复方药丸制剂。而且该研究在多方支持下,发表了数据证据证明,这将可能使其成为全球性高性价比的新联合用药。
【柳叶刀子刊】4万多名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确认的病
近日,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项43338名冠状病毒病例的研究中,首次报告了感染Delta 变体的人住院的风险是感染 Alpha 毒株的两倍。所有病毒样本都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这是确认哪种变异导致感染的最可靠的方法。
【Nature】解开人类身世之谜:一块带有DN
最近,刊登在Nature上的研究发现,苏拉威西岛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艺术,但古代人类遗骸却非常稀少——但是现在,一块带有DNA的化石暗示着人类的神秘血统,即可用基因组学追溯人类迁移历史。
【Nature子刊】150万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
近日,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的一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之一,汇集150万人群的数据,采用多变量方法,利用外部化特征之间的遗传相关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近600个基因位点,与反社会行为、自我调节障碍有关。
【新冠汇总】对于新冠疫苗第三针,各国状况及其研
该文汇总有两部分。前部分包括美国、以色列、英国和瑞士近期对疫苗加强剂第三针的本国反应和进度、疫苗订购信息和国际反应;后部分包括加强针的疫苗信息。
【NEJM新冠】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安全性研究
全球接种量最高的新冠疫苗-辉瑞疫苗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少?日继爆出的国外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新闻一直连续不断。或许是恐惧担心,也或许更多的是对接种的犹豫。而近期NEW ENGLAND杂志发表了世界最大的对该疫苗安全性的数据调查研究。同时,这项研究是当今数据证据组合、扩展并相互补充的高效医学研究的完美例子。
【突破】生命早期阶段使用抗生素会影响寿命长短?
抗菌素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菌或其他活性的一类代谢物,是影响其他活跃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菌素也对人类具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引起抗药性的发生、引起变态反应病、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近日,科学家又通过小鼠实验探索抗生素的使用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Nature子刊】复杂的组织记忆 T 细胞有
在我们的血液中有几十亿T细胞,据说1茶匙血液中就含有大约500万个T细胞,每个长10微米,也就是人头发直径的1/10。T细胞拥有杀伤靶细胞(例如:癌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生物功能,是人体防癌的自身免疫关口,是人体抵御肿瘤形成的“战士和功臣”。近日,科学家又研究出了T细胞的另一种特性,并且发现以T细胞为基础研发出的疫苗对人类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