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RES CARDIOL】革命性的
近期研究表明一种革命性的“仿生”起搏器可以重新恢复心脏自然的不规则跳动,并且即将在心脏病患者身上进行试验。心率变异性(HRV)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低 HRV 与心力衰竭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都会失去HRV,这是出了问题的早期迹象,而新起搏器带来了这种变异性。
【Nature】CAR-T之父最新论文:CAR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虽然白血病可以通过骨髓移植进行治疗,但癌细胞不能完全被清除。病情一旦复发,不仅治疗困难系数会增加,还会增加病人治疗的痛苦。近期,CAR-T之父Carl June博士和他的团队,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证明CAR-T疗法能够完全治愈这种癌症,并且CAR-T细胞能在体内停留多年,抑制疾病复发。
【The Lancet子刊】仅靠中国数据支撑的
最近,生物制药行业涌现出许多公司,他们希望他们生产的抗癌药物仅靠中国数据就可以获得FDA批准,其中就包括礼来和EQRx。但是上周五,FDA的肿瘤学专家Richard Pazdur却一改往日言论,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Cell子刊】逆转记忆衰退?“抗癌之王”——
近期研究中,被誉为“抗癌之王”的硒元素被发现有助于逆转记忆衰退。根据昆士兰大学的研究,硒可以逆转中风对认知的影响,并提高衰老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该研究结果为那些由于健康状况不佳或年老而无法运动的人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来增强认知功能。
【Nature】实现“1+1>2”的效果!筛选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SARS-CoV-2病毒已经感染了2.61亿人,导致500多万人死亡(WHO.org)。尽管已迅速研制出对抗SARS-CoV-2的疫苗,但仍缺乏抗病毒疗法。对治疗方法的迫切需求由于可能逃避疫苗的变种的新出现的威胁而被放大。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努力来确定抗病毒药物,利用人类呼吸细胞中的活病毒感染筛选了约18000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并验证了122种对SARS-CoV-2具有抗病毒活性和选择性的药物。在这些候选药物中有16种核苷类似物,包括已被批准用于COVID-19的remdesivir和molnupiravir。RNA病毒依靠宿主大量的核苷三磷酸来高效复制,研究人员确定了宿主核苷生物合成抑制剂作为抗病毒药物。此外,发现将嘧啶生物合成抑制剂与抗病毒核苷类似物联合使用,可在体外和体内协同抑制SARS-CoV-2感染,对抗新出现的SARS-CoV-2毒株,这提示了一条临床前进道路。
【Nature子刊】除了饮食,基因也会影响我们
饮食与肠道菌群唇齿相依,近期研究表明其实我们的基因也会影响肠道健康。人类与定居在身上的微生物群落共同进化,导致成千上万的微生物物种复杂地组合在一起,共生地生活在胃肠道中。微生物和人类生理之间的微调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发育和健康的多个方面,以至于生态失调通常引发疾病。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遗传变异对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调节的影响。
【Nature子刊】重要发现!这两种癌症药物的
KRAS突变型胰腺导管腺癌(PDAC)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性,对靶向和免疫治疗具有耐药性。在不同的PDAC亚型中,基底样间充质PDAC表现出最具侵袭性的表型和最强的治疗抗性,这是由等位基因失衡、基因剂量增加和随后高表达的致瘤性KRAS驱动的。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高通量联合药物筛选,并确定了MEK抑制剂Trametinib和多激酶抑制剂Nintedanib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其靶向间充质PDAC中KRAS指导的致癌信号传导。这种组合治疗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死亡,并启动一种上下文相关的免疫抑制癌细胞分泌体重塑。使用单细胞RNA测序,CRISPR筛选和免疫表型的结合,研究人员显示这种联合治疗促进肿瘤内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浸润,从而使间充质PDAC对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敏感。总体而言,这项新的研究结果为这种侵袭性和治疗难治性间充质PDAC亚型开辟了新的途径。
【Cell】MSK斯隆通过海量数据发现肿瘤转移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私立癌症中心。百年来,它一直致力于病人护理、研究创新,以及更好的理解、诊断和治疗癌症。近期,MSK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数万名癌症患者的基因组和肿瘤临床表现,发现了有助于预测肿瘤转移的潜在特征,从而预估可能受到影响的器官。
【年终盘点】2021年新冠必看的精华研究内容
自2019年底到现在,新冠已经席卷全球。直到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应对疫情的第三个年头。世界各国不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以及对病毒的研究和药物的研发,在这里,盘点了一些2021年度有关COVID-19的精华研究内容。
【年终盘点】2021年单细胞测序领域必看的精华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新技术,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是研究细胞异质性的有力工具。目前广泛应用于新物种鉴定、病原筛查、病原进化、肿瘤异质性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等,在这里,盘点了一些2021年单细胞测序领域的精华研究内容。
【Genome Res】发现与延长寿命相关的基
如何延长寿命一直是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近期研究发现了一组影响人类寿命的基因。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评估编码转录核糖体和转运RNA的两种RNA聚合酶(Pols)特异性亚基的基因表达的自然发生的变异,即Pol I和III,以及核糖体蛋白(RP)基因表达的变异,发现每一种都与人类寿命有因果关系。
【Nature子刊】看眼睛就能识别心脏病?
在眼镜店或眼科诊所看眼睛时就能识别心脏病?近期研究表明,视网膜图像上的生物标志物与心脏功能相关,深度学习技术被用来训练AI系统自动读取视网膜扫描,结果表明,可以从每个眼镜店和眼科诊所可用的视网膜成像中识别未来可能的心脏问题。
【年终盘点】2021年基因编辑领域必看的精华研
基因编辑,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目前,基因编辑应用到了各个研究领域,在这里,盘点了一些2021年基因编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年终盘点】2021年类器官领域必看的精华研究
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包括一个自我更新干细胞群,可分化为多个器官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系统。目前,类器官应用到了各大研究领域,在这里,盘点了一些2021年类器官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Cell子刊】优化技术!将人类细胞恢复到干细
多能干细胞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它可以分化成体内所有的细胞,进而形成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近期研究利用优化的CRISPRa基因编辑技术,加速了细胞重编程过程,使得将成体皮肤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更加可靠准确。
【快讯】AI有助于罕见病研究!Gentogen
Gentogene公司今日宣布,该公司与Insilico Medicine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C型尼曼-皮克病(NPC)的新型治疗靶点。
【Science子刊】“乳酸”会助力癌细胞?研
运动过后,肌肉酸痛,这是产生了乳酸。曾被认为是肿瘤代谢废物的乳酸被发现会促进肿瘤的进程。近期研究揭示了特定的酶可以清除蛋白质中的乳酸标记,有助于设计出能够靶向这些特定酶的新候选药物。
【Science子刊】一种以前未知的基因突变—
“钙”不仅对骨骼很重要,对心脏也很重要——钙对于心肌的正常节律和整体健康是非常关键的。而近期研究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BAG5基因突变(BAG5对于钙离子在心肌中的运动非常重要)会导致扩张型心肌病(DCM)。DCM是一种无法治愈的心脏疾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新型基因治疗方法来修复突变,为DCM带来潜在的治疗方法。
【Nature子刊】感染新冠后为何嗅觉失灵?研
感染新冠病毒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或味觉失灵的症状,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出现此类情况,而其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据报道,美国有多达160万人在感染新冠6个月后,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嗅觉或味觉。根据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的研究小组调查,有一个基因位点可能与新冠感染者嗅味觉减退的症状有关。
【Science子刊】“假基因”致癌?研究确定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超过70万例新发病例和60万例估计HCC死亡病例。近期研究确定了导致HCC的新途径——假基因去甲基化。假基因是功能基因的不完美拷贝,现在被发现与患者预后和癌症亚型有关。通过对一种已知的肝细胞癌致癌基因SALL4(具有8个假基因)的研究,发现假基因的去甲基化会增加已知致癌基因的表达,为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开辟途径,并可能改变患者的治疗模式。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