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疗法!中山大学发现鼻咽癌治疗新策略
接受根治性治疗后残留鼻咽癌患者预后较差。虽然免疫检查点疗法在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些策略均未被评估用于残余鼻咽癌的治疗。
新进展!浙江大学赵鹏团队发现结肠癌治疗新策略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涉及多种细胞成分。大肠癌肿瘤微环境(TME)已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被很好地表征。然而,CRC TME的空间相互作用图仍未解密。
龙行龘龘!曹雪涛团队二连发
TNF 是诱导肠上皮细胞 (IEC) 死亡和大量肠道炎症的致病驱动因素之一。如何调节IEC死亡以在生理上预防肠道炎症需要进一步研究。
再取进展!南京大学魏嘉团队:细胞因子IL-33
腹膜转移 (PM) 具有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 (TIME),限制了免疫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膜内注射 IL-33 的免疫调节作用,IL-33 是一种据报道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和抑制转移的细胞因子。
最新!南方医科大学石敏团队发现胃癌潜在治疗靶点
对于HER2阳性胃癌(GC),曲妥珠单抗的耐药和随后化疗的低疗效已经成为主要挑战。随着耐药性的发展,肿瘤细胞可能会获得新的药物敏感性,深刻影响随后的治疗选择和患者生存率。然而,在HER2阳性GC中,曲妥珠单抗与其他类型药物的相互作用仍然不清楚。
反转!复旦大学发文:揭示增强肝细胞癌治疗效果新
肝细胞癌 (HCC) 是一种免疫抑制性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不佳。巨噬细胞构成HCC微环境中的主要和异质性免疫细胞群。我们的目标是确定与HCC进展及其对免疫治疗的耐药性有关的巨噬细胞的不同亚群。
上海交大联合发文:“冷冻消融”+抗PD-1治疗
导读:冷冻消融是一种微创选择,适用于无法进行医学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可触发远端免疫调节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冷冻消融如何影响 NSCLC 的宿主水平免疫反应。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冷冻消融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学效应,以及冷冻消融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 (PD-1) 阻断相结合以提高 NSCLC 免疫治疗效果的潜力。
强强联合!山大齐鲁/北京协和/山东省肿瘤医院团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免疫与表观遗传调控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组蛋白-赖氨酸 N-甲基转移酶 2 (KMT2) 家族在赖氨酸 4 位点组蛋白 H3 的甲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和 DNA 可及性,这种修饰是肿瘤进展和各种肿瘤免疫耐受的关键调节因子。这些发现强调了KMT2家族在确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反应方面的潜在意义,这值得进一步探索。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丁琛/陈治宇团队揭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EGFR的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配体结合区,阻断配体诱导的EGFR酪氨酸激酶激活和随后导致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事件,以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EGFR。
双重疗效!南医大学者发现促进肿瘤免疫逃避并减弱
程序化细胞死亡1配体1(PDL1)/程序化细胞死亡1(PD1)阻断免疫疗法为结直肠癌(CRC)的治疗提供了前景性策略,但治疗效果的各种限制仍然存在。
【Adv. Sci.】中山大学等团队发现最新肝
CSN6(基因名COPS6)是COP9蛋白质复合体的成员,先前已被证明参与信号转导和肿瘤发生,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通过Cullin-RING泛素连接酶(CRL)复合物调节真核细胞中的大部分蛋白质周转。
新型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南京大学发文:揭示癌症免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因其能够精确靶向关键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攻克”肺癌放射耐药性!华中科技大学发文
放射耐药性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肺癌放疗的疗效。然而,放射电阻发生的潜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RNA 的 N6-甲基腺苷 (m6A) 修饰参与癌症进展,但其在肺癌放射抵抗中的作用仍然难以捉摸。
免疫逃避“元凶”!复旦大学徐洁杰、郭剑明发文:
免疫疗法正在获得发展势头,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在受益者方面存在局限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ccRCC) 在所有实体瘤中含有最高表达的人白细胞抗原 E (HLA-E),即 NKG2A 的配体。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NKG2ACD8 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作为ccRCC新靶点的潜力。
“PD-L1”新发现!上海交大邓刘福/狄文教授
过继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编程T细胞来增强抗肿瘤反应。虽然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的结合抑制抗肿瘤免疫,但细胞内在的PD-L1在过继T细胞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