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86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癌症治疗成功率从20%提高到75%?一种有效的抗癌免疫疗法横空出世!

2021-05-19

2013年,在美国肿瘤学年会(业内称为ASCO)上,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而大放异彩,成为了这届年会上“最耀眼的明星”。同年,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的“Science”杂志,不约而同地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评为了该年度自然科学领域“十大突破之首”。 但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对这种免疫疗法产...

【Nature子刊】首创!新疗法让T细胞穿过肿瘤的速度提升近两倍,更快破坏肿瘤,可用于多种类型的癌症

2021-05-17

美国科学家在80年代提出的早期抗癌免疫疗法CIK疗法,很可惜,这种方法有很大缺陷。其输入的免疫细胞特异性太差,99%以上都是对抗细菌、病毒这类的,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癌细胞的能力。魏则西同学就是该疗法的牺牲者。而不同的免疫细胞功能不同,并不是数量多就行。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合成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尝试改造工程化T细胞来治疗癌症。CAR-T免疫疗法通过工程化改造病人自身的T细胞,让...

【Med】重磅!加州大学发现新的“抗衰老疗法”,没有副作用!有望替代Senolytics疗法

2021-05-11

当细胞“衰老”时,它们便停止增殖,但继续以“僵尸”状态在体内循环。这些细胞会导致衰老和许多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骨关节炎。而迄今为止是去除衰老细胞的主要方法。 2015年,Kirkland找到了第一种清除衰老细胞的Senolytics,达沙替尼。达沙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化疗药物,也可以有效清除衰老的人脂肪细胞,减少机体脂肪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的分...

【快讯】丹麦工业大学使用TigerGraph助力发现更有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法

2021-03-31

丹麦工业大学使用TigerGraph助力发现更有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法 结合图分析与AI、机器学习和转化生物信息学,以更好地预测疗效 中国上海,2021年3月31日——图分析平台提供商TigerGraph宣布,全球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领先大学丹麦工业大学正在将TigerGraph的高级图分析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以改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Science子刊】光热疗法|血小板立功!定点清除肿瘤更进一步

2021-03-29

肿瘤是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预计,2040年时全世界将有2840万新发癌症病例,较2020年的1930万增加 47%。 近年来,光热疗法由于治疗部位精确可控、杀伤效率高且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目前已研发了多种载体,期望将治疗药物准确地递送至肿瘤部位。...

【Science子刊】细胞重组编程取得新突破|细胞疗法可帮助中风患者的修复大脑并有望恢复90%的运动功能

2021-03-25

中风,其实是俗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类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破了)和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堵了)两大类。中风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它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中国每年会有百万人因中风而去世,美国每年新增或者复发的中风患者达到近80万。 中风一旦发生,就会导致血管和神经元组织缺陷,幸存者往往有不可逆的脑损伤,包括瘫痪、言语障碍和运...

【新研究】柳暗花明?肌肉干细胞疗法或是新福音

2021-03-21

干( gàn) 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目前各方发现,干细胞不仅存在于胚胎,也存在于成人体内许多器官和组织中,其中包括已经发现的脐血干细胞、胎盘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等。 一直以来,干细胞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其具备很强的分化...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自体移植疗法可减轻帕金森病猴的运动障碍和抑郁行为!

2021-03-02

      帕金森病会损害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而多巴胺是一种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而中断的信号使肌肉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无法进行简单的运动,并发生僵硬、震颤,这是该疾病的标志性症状。通常用左旋多巴(L-DOPA)等药物来增加多巴胺的产生,减轻帕金森...

【Nature子刊】“改良版”CAR T细胞疗法可对抗儿童实体瘤

2021-01-25

      最近,洛杉矶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e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specificity of GD2-B7H3 SynNotch CAR-T in metastatic neuroblastoma”的论文。科学家...

【Nature子刊】中科院巴斯德所黄忠团队等开发新冠抗体鸡尾酒疗法

2021-01-14

  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截至2021年1月14日,新冠肺炎累计感染人数超过9200万,累计死亡人数超过196万,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性抗体具有靶点明确、药效显著等优点,基于单克隆抗体组合的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已获批上市。因此,开发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作为对抗新冠肺炎的...

【Nature子刊】新型人源化小鼠模型揭示 肥大细胞在免疫疗法中的关键作用

2021-01-14

  由于直接利用人细胞及组织进行相关研究受到逻辑与伦理方面的限制,动物模型就成为人类生物学研究的替代选择。其中,将人基因、细胞与组织通过基因修饰或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方式来构建的小鼠模型即为人源化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临床前动物实验模型。   近日,来自美国费城威斯达研究所(The Wistar Inst...

【Science子刊】中科院联合北大开发出延缓衰老的“基因疗法​”

2021-01-11

  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个衰老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能否在分子层面“操控”这些基因以延缓机体的衰老?这些都是衰老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细胞衰老是器官乃至个体衰老的基础,这一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尽管已有研究报道了一系列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但仍可能存在大量未知的衰老...

【Science子刊】不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哈佛大学发现一种新的抗体,为慢性炎症的温和疗法打开大门

2021-01-07

  炎症(inflammation)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   炎症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和许多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包括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在过去...

【新研究】科学家发现内耳基因疗法可治疗遗传性听力受损,恢复耳朵正常功能!

2020-12-28

  耳聋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感觉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当今全球约有十亿人存在听力受损,每200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有听力障碍,而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1名聋人。这些情况中大约一半耳聋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目前,大约有100种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   科学家能够防止患有耳聋基因突...

【JCO】新进展!三联疗法可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

2020-12-25

  BRAF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如果出现了突变,身体患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V600E代表的是BRAF基因最容易癌变的一个位点。经过大量研究证实,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癌症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联系。其中,大约1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存在这种突变,具有这种突变的肿瘤难以对治疗产生反应,从而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  &emsp...

【快讯】GSK斥资8.15亿美元与Surface Oncology签订独家许可,开展新型免疫疗法计划

2020-12-18

  该公司押注的药物称为SRF813,是一种针对人的IgG1抗体,可靶向PVRIG(也称为CD112R),PVRIG是一种在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上表达的抑制蛋白。   Surface Oncology表示,在临床前测试中,SRF813已显示出“引发强烈的抗肿瘤反应并促进免疫记忆的潜力。”   Surface O...

【Science/Cell Sys】背靠多组学大数据 科学家设计更加“智能”的细胞疗法

2020-11-28

  在9月23日发表于的《Cell System》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数千种蛋白质的庞大数据库。然后,他们对其中数百万种可能的蛋白质组合进行了梳理,建立了一个组合目录,这些组合可以精确定位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他们在另一篇于11月27日发表在《Science...

【PNAS】巨噬细胞被“策反”怎么办?卡罗林斯卡科学家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来应对!

2020-11-28

  近期,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这种疗法正是针对那些被肿瘤“策反”的巨噬细胞,该疗法有望为将来的癌症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题为“Targeting a scavenger receptor on tumor-...

【Cell】迄今最大规模乳腺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新亚型 提出新疗法

2020-11-19

  近日,贝勒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强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深入了解了乳腺癌的生物学复杂性。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够对已知的靶标提出更精确的诊断方法,开发侵袭性肿瘤的新治疗方法,并揭示乳腺癌耐药性的新机制。   该研究于11月18日发表在《Cell》杂志,题为“Proteogenomic Landscap...